典型文献
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时插管深度及体位的探讨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插管深度及体位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于我院接受保留灌肠治疗的128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常规保留灌肠,插管深度16~20 cm,灌肠后患者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俯卧位等交替变换;观察组灌肠时插管深度8~15 cm,灌肠后床头抬高45°、患者半坐卧位与半俯卧位交替变换.比较2组灌肠液体内保留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有效者症状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灌肠液体内保留时间为(3.34±1.05)h,对照组为(3.19±1.12)h,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60/64)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52/64),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者症状消退时间[(9.32±3.25)d]明显短于对照组[(10.95±3.05)d],P<0.05.结论: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时缩短插管深度(8~15 cm),灌肠后半坐卧位与半俯卧位交替保留药液,可提高治疗疗效,促进症状消退.
文献关键词:
放射性直肠炎;保留灌肠;插管深度;体位;疗效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颖;韩雪迎
作者机构: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南商丘476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颖;韩雪迎-.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时插管深度及体位的探讨)[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2(08):55-56
A类:
B类:
保留灌肠,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插管深度,我院,左侧卧位,俯卧位,床头抬高,半坐卧位,肠液,保留时间,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退时间,后半,药液,治疗疗效
AB值:
0.14648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