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社会青年"的意涵、形象与话语逻辑探析
文献摘要:
作为以失学、无业为主体的非单位群体的统称,"社会青年"并未受到足够的关注.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报道的检索和分析,发现"社会青年"在主流媒体中存在诸多负面色彩.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议题中,充斥大量对"社会青年"贬低与歧视色彩的报道."社会青年"往往表现为组织吸纳、就业帮扶、思想政治教育、扰乱治安的群体,而落后分子、自由散漫构成了该群体认知标签.细究"社会青年"的负面话语,其根源在于单位体制的话语逻辑.单位体制的空间身份思维,凸显了"社会青年"无归属身份与单位身份的异质性,形成了排斥与歧视心理.而基于单位体制的组织与管理思维,建构起了对"社会青年"的自由散漫、无序性的负面认知与情感.
文献关键词:
"社会青年";自由散漫;单位制;空间身份;单位思维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洋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洋-."社会青年"的意涵、形象与话语逻辑探析)[J].青年发展论坛,2022(04):45-54
A类:
落后分子,空间身份,单位思维
B类:
社会青年,意涵,话语逻辑,失学,无业,单位群,统称,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主流媒体,面色,社会议题,充斥,贬低,歧视,组织吸纳,就业帮扶,扰乱治安,自由散漫,群体认知,细究,单位体制,无归,组织与管理,管理思维,认知与情感,单位制
AB值:
0.3489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