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打工人"何以"圆梦":论当代青年精神面貌的困境及出路
文献摘要:
"打工人"这一网络流行语生动地反映当代青年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是其共同兴趣和价值追求的创意性表达,广受青年追捧.各式"打工宣言"虽只是一场集体的话语狂欢,但描摹青年的生存困境,并以镜像的方式映射了其时代困惑.青年们一方面以自嘲的方式接纳自身,另一方面身陷资本逻辑、沉迷物质消费而无力抗争,呈现出"虚假的积极".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青年及青年工作,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圆梦人"的新论断."圆梦人"与当代"打工人"形成理论呼应,为解决当代青年问题提供理论指引."圆梦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时代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青年问题的集中阐明."圆梦人"不仅是一个具备理想性的逻辑建构主体,还是实践中集政治性和文化性于一体的现实存在,具备巨大的创造性力量,对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历史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有必要用"圆梦人"引领"打工人",通过国家、社会和学校协同发力,培育青年群体的民族意识和责任担当,形塑具备健全理性人格的无产阶级新一代.
文献关键词:
"打工人";"圆梦人";青年;民族意识;责任意识
作者姓名:
韩菲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韩菲-."打工人"何以"圆梦":论当代青年精神面貌的困境及出路)[J].青年探索,2022(02):91-99
A类:
B类:
打工人,圆梦,当代青年,精神面貌,网络流行语,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同兴,价值追求,追捧,各式,宣言,狂欢,描摹,生存困境,镜像,自嘲,接纳,身陷,资本逻辑,沉迷,物质消费,无力,抗争,青年工作,新论断,呼应,青年问题,理论指引,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逻辑建构,中集,政治性,文化性,现实存在,兴和,世界历史,协同发力,青年群体,民族意识,责任担当,形塑,理性人,无产阶级,责任意识
AB值:
0.3655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