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应用风险规制的公益诉讼路径研究
文献摘要:
生物识别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在给国家、社会、个人带来科技福利的同时,也滋生出了一系列潜在应用风险.本质为"深度伪造"的"吗咿呀嘿"魔性换脸视频技术应用,给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应用与规制敲响了警钟.专门立法模式和综合立法模式均是随着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对新的权利义务主体之间的关系的重新思考.由于两种立法模式的政治基础、立法背景不同,立法模式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二者各有利弊.综合考量我国立法现状、技术应用等各方面因素,可以探索构建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应用风险规制的公益诉讼路径,确立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应用风险规制的国家义务,引入公益诉讼制度规制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侵权风险,拓宽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公益诉讼启动主体范围,建立健全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公益诉讼保障机制.
文献关键词:
深度伪造;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立法模式;风险规制;公益诉讼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顾秀文
作者机构:
东南大学 法学院,江苏 南京2111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顾秀文-.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应用风险规制的公益诉讼路径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22(06):40-44,52
A类:
B类: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信息应用,应用风险,风险规制,公益诉讼,诉讼路径,滋生,潜在应用,深度伪造,咿呀,换脸视频,视频技术,敲响,警钟,专门立法模式,综合立法,权利义务,义务主体,新思考,政治基础,立法背景,侧重点,各有利弊,立法现状,探索构建,国家义务,诉讼制度,制度规制,侵权风险,启动主体,主体范围,诉讼保障
AB值:
0.2924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