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抗战时期《大公报》正、副刊迥异的言论倾向与身份符码
文献摘要:
新记《大公报》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为社训,公开、明确地表达了报纸自由、独立的办刊方向.随着政治局势和文化空间的变动,正刊言论逐渐倾向国民党阵营,而文艺副刊在抗战期间刊登了许多左翼知识分子的文章,呈现出靠近红色政权的立场选择.同一报纸上正、副刊迥异的论调,反映出权力场内部的紧张拉锯对文化场的影响,副刊背离的言说现象又表现出知识分子独立的精神品格与其对文化场发展的指引与纠偏.与此同时,文化场在言论斗争中不断提升的自主性,相应地影响了权力场的关系结构,体现出特殊空间内进步知识分子的性情倾向与身份符码.
文献关键词:
《大公报》正刊;《文艺》副刊;言论倾向;场域
作者姓名:
许晶
作者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河南 焦作454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许晶-.抗战时期《大公报》正、副刊迥异的言论倾向与身份符码)[J].中州大学学报,2022(02):82-88
A类:
言论倾向
B类:
抗战时期,大公报,迥异,符码,报纸,办刊,政治局势,文化空间,国民党,阵营,文艺副刊,刊在,抗战期间,刊登,左翼,知识分子,红色政权,论调,权力场,场内,张拉,拉锯,文化场,背离,言说,精神品格,纠偏,关系结构
AB值:
0.3561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