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1999年集集地震前后台湾地区地震b值及应力场时空演化特征
文献摘要:
地震b值时空分布及演化是地震孕育研究及地震危险性评价的重要指标.本文首先基于台湾地区1999年至2005年期间的地震目录数据,对该区进行地震b值时空扫描,得到了台湾地区的b值时空分布,分析了 1999年Mw7.6台湾集集地震前后b值时空演化特征;进一步基于GPS速度场数据估算了地震前后区域的应变率和差应力率分布特征与变化;最后分析并探讨了 b值分布、演化与差应力率场的关系.结果显示:(1)集集地震前后的1999-2005年,震中所在地震区的b值呈现出震前降低-震后先升高后降低的演化特征,反映区域应力的累积-释放-累积的过程;(2)集集地震震后的2003-2005年,由GPS速度场数据获得的震源区差应力率较大,意味着差应力累积速率较高,可能与震后中下地壳和上地幔黏弹性应力松弛有关,而相同时间段震源区的b值较高,意味着震源区附近上地壳差应力仍然较低,该时段震后过程仍在持续;(3)台湾西南和东部海岸山脉逆冲作用较强,差应力率较大,而b值较小,均可能意味着其背景差应力水平较高;台湾地区沿中央山脉由北至南存在扩张拉伸作用,差应力率较小,而b值较大,都意味着背景差应力水平可能较低.本文的结果对认知台湾地区地震活动变化、台湾地震孕育过程及地震b值与应力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关键词:
震级-频度关系;b值;台湾地区;集集地震;应力率;应变率
作者姓名:
高雅婧;孙云强;罗纲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福州 350002;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武汉 430079;武汉大学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雅婧;孙云强;罗纲-.1999年集集地震前后台湾地区地震b值及应力场时空演化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22(06):2137-2152
A类:
台湾地震
B类:
集集地震,前后台,台湾地区,应力场,时空演化特征,地震危险性评价,地震目录,时空扫描,Mw7,GPS,速度场,后区,应变率,应力率,值分布,震中,所在地,地震区,震后,震震,震源,源区,应力累积,下地壳,上地幔,黏弹性,应力松弛,上地壳,南和,海岸山脉,应力水平,中央山脉,北至南,张拉,地震活动,活动变化,震级,频度
AB值:
0.3045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