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序列发震构造及其与2013年洱源、2017年漾濞地震的异同
文献摘要: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发生Ms6.4地震.为深入了解该地震的发震断层及发震构造特征,探讨其与2013年洱源与2017年漾濞地震发震构造及背景的异同,本文基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观测报告,使用双差方法对漾濞地震序列进行重定位,并从全球矩心矩张量(GCMT)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搜集了9个震源机制解计算了震源区构造应力场,初步得到如下结论:(1)2021年漾濞地震序列呈NW-SE向展布且SE端余震数量多于NW端,余震区地壳应力不均匀释放,致使5.0级及以上地震周边余震稀少;4个5.0级及以上地震初始破裂深度大于矩心深度,推测发震断层是从断裂底部向浅部破裂.(2)发震断裂是维西—乔后—巍山断裂西南侧的未知断裂F2、F3,其走向NWSE、倾向SW、倾角近垂直,具有右旋走滑特征.其中F2贯穿整个地震序列,长约30 km,F3主要发育在中南段,长约11 km,两条发震断层相交于地震丛集中间位置.(3)震源区构造应力场是走滑的应力机制,呈SSE向(174.57°)低倾伏角(18.79°)挤压,及SWW向(—93.65°)近水平(5.21°)拉张状态.震源区的发震构造受川滇块体与滇南块体形成的右旋走滑边界控制.(4)这3个地震均发生在川滇块体右旋走滑西南边界形成的走滑应力机制作用背景下.2013年洱源地震可能更多的受控于局部构造的垂向差异运动;2017年漾濞地震仅受到川滇块体西南边界的右旋走滑作用;2021年漾濞地震则主要受控于川滇块体西南边界的右旋走滑运动,还存在少量局部构造垂向差异运动作用.
文献关键词:
漾濞Ms6.4地震;双差重定位;震源机制解;构造应力场;发震构造异同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崔华伟;郑建常;万永革;程宇豪;杨帆;孙庆山;赵瑞;许鑫;柴光斌
作者机构:
山东省地震局,济南250102;河北省地震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河北三河065201;防灾科技学院,河北三河065201;云南省地震局,昆明650224;辽宁省地震局,沈阳110031;昌邑地震台,山东昌邑 2613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崔华伟;郑建常;万永革;程宇豪;杨帆;孙庆山;赵瑞;许鑫;柴光斌-.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序列发震构造及其与2013年洱源、2017年漾濞地震的异同)[J].地球物理学报,2022(02):620-636
A类:
NWSE,发震构造异同
B类:
Ms6,地震序列,洱源,漾濞地震,发震断层,构造特征,地震台网,测报,矩张量,GCMT,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震源机制解,源区,构造应力场,展布,余震,震区,地壳,上地,稀少,发震断裂,维西,巍山,西南侧,F2,F3,南段,相交,交于,丛集,SSE,SWW,拉张,块体,滇南,边界控制,西南边,受控,局部构造,走滑作用,右旋走滑运动,双差重定位
AB值:
0.2600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