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药组分抗类风湿作用机制研究新进展
文献摘要: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痹证"的范畴,患者除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甚或畸形导致活动受限外,也可累及心肺和神经系统而危及生命,始终是国内外医药研究的重点领域.通过整理分析近5年文献发现,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等中药组分抗类风湿作用显著,其作用机制主要为抑制NF-κB信号、抑制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增殖、调控Th1/Th2细胞平衡、降低炎症因子分泌等.中药活性组分在该疾病治疗中体现出多机制共存的特征,如萜类组分具有显著的抗微血管生成作用,黄酮类组分对抗炎及保护软骨作用尤为显著,生物碱类组分抗炎镇痛作用表现突出,酚酸类组分可明显抑制RA发展中促炎因子的分泌.
文献关键词:
抗类风湿;作用机制;萜类;黄酮;生物碱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关枫;张添溢;刘天博;任欠欠;王艳宏
作者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教育部北药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关枫;张添溢;刘天博;任欠欠;王艳宏-.中药组分抗类风湿作用机制研究新进展)[J].中医药信息,2022(02):78-82,88
A类:
B类:
中药组分,抗类风湿,研究新进展,类风湿性关节炎,痹证,关节疼痛,甚或,活动受限,心肺,重点领域,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细胞的增殖,Th1,Th2,细胞平衡,中药活性,活性组分,疾病治疗,微血管生成,软骨,抗炎镇痛作用,酚酸类,促炎因子
AB值:
0.3199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