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电针肘部经筋结点对中风后痉挛期肘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比较电针针刺经筋结点和电针针刺常规腧穴两种治疗方案治疗中风后痉挛期上肢肘关节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肘关节痉挛的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电针针刺经筋结点组和电针针刺常规腧穴组,各20例,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7、14、21、28 d后的肘关节活动度(ROM)、肌张力等级(MAS)、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并运用改良Ashworth法(MAS)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14、21、28 d后,电针针刺经筋结点组和电针针刺常规腧穴组ROM及FMA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治疗14、21、28 d后电针针刺经筋结点组ROM和FMA评分改善明显优于电针针刺常规腧穴组(P<0.05).治疗14、21、28 d后,电针针刺经筋结点组和电针针刺常规腧穴组MAS评级较同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14、21、28 d后电针针刺经筋结点组MAS等级评级明显低于电针针刺常规腧穴组(P<0.05).电针针刺经筋结点组总有效率为95%(19/20),电针针刺常规腧穴组总有效率为65%(13/2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针刺经筋结点疗法在增大肘关节活动度、减轻上肢肌张力增高和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等方面优于电针针刺常规腧穴治疗.
文献关键词:
中风;电针;肘关节痉挛;经筋结点;肘关节活动度
作者姓名:
盛国滨;薛瑞冬;蔡玉梅;田杨杨
作者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盛国滨;薛瑞冬;蔡玉梅;田杨杨-.电针肘部经筋结点对中风后痉挛期肘关节活动度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22(02):64-68
A类:
经筋结点,肘关节痉挛
B类:
电针,肘部,中风后,肘关节活动度,针刺,腧穴,痉挛性瘫痪,纳入标准,先后顺序,ROM,MAS,Fugl,Meyer,功能评分,FMA,Ashworth,评级,总有效率,上肢肌张力,肌张力增高,上肢运动功能
AB值:
0.10715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