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浮针与电针交替治疗对卒中后偏瘫上肢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多靶点浮针与电针交替治疗对卒中后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入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对患侧肩、肘、腕关节周围的肌肉采用浮针与电针交替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给予患者评估焦虑量表评分SAS、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BI指数评分、Fugl-Meyer(FMA)评分;并对患侧上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腕伸肌和腕屈肌进行主动收缩测定治疗前后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MS).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等)、SAS、MAS评分、BI指数评分、FM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腕伸肌及腕屈肌主动肌收缩的R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量表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AS评分比较,治疗后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指数评分、FMA评分比较,治疗后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MS值比较,肱二头肌、腕伸肌及腕屈肌 RMS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肱三头肌治疗前后RMS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多靶点浮针疗法结合电针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患侧肌张力、肌肉痉挛状态、提高肌力,增加主被动肌间的协同收缩,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其中对肱二头肌的肌力、肌张力影响大于上肢其他肌.
文献关键词:
浮针疗法;电针疗法;表面肌电图;脑卒中;异常协同收缩
作者姓名:
谢兴国;董旭;张虹岩;尹鑫;张莹;王东岩
作者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谢兴国;董旭;张虹岩;尹鑫;张莹;王东岩-.浮针与电针交替治疗对卒中后偏瘫上肢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J].中医药学报,2022(10):60-65
A类:
异常协同收缩
B类:
交替治疗,卒中后偏瘫,上肢功能障碍,多靶点,常规康复治疗,患侧,腕关节,焦虑量表,SAS,Ashworth,MAS,BI,Fugl,Meyer,FMA,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均方根值,RMS,主动肌,肌收缩,浮针疗法,肌张力,肌肉痉挛,痉挛状态,肌力,肢体功能,功能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电针疗法,表面肌电图,脑卒中
AB值:
0.2174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