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针刺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及MEK/ER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针刺对应激性胃溃疡(SGU)大鼠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TGF)-α 含量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激酶(MEK)/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索针刺修复SGU胃黏膜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5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2只、针刺治疗组12只、药物对照组12只及针刺对照组12只.采用束缚-冷应激(WRS)法制备SGU大鼠模型,针刺治疗组针刺大鼠中脘及双侧足三里穴,药物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片溶液(0.2 mg/kg),针刺对照组针刺中脘及足三里旁开5 mm处,连续治疗7 d.应用Guth法计算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UI),HE染色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形态学改变及血清中EGF、TGF-α 含量变化.Western blot分析大鼠胃黏膜组织中pMEK、pERK及ZO-1、Occludin的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UI值较空白组显著增高(P<0.01);胃黏膜损伤明显,可见充血、水肿、伴有糜烂;大鼠血清中EGF、TGF-α 水平较空白明显降低(P<0.01);胃黏膜组织中pMEK、pERK、及ZO-1、Occludin的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UI值显著下降(P<0.01),能有效改善大鼠胃黏膜损伤,显著升高大鼠血清中EGF、TGF-α 水平(P<0.05,P<0.01),同时显著上调胃黏膜组织中pMEK、pERK及ZO-1、Occludin的蛋白表达(P<0.01).针刺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能够促进SGU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修复,其经穴效应具有特异性,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MEK/ERK信号通路相关.
文献关键词:
应激;胃溃疡;针刺疗法;穴;中脘;足三里;MEK/ERK信号通路;大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汪婧修;梁娟
作者机构:
十堰市妇幼保健院,十堰 442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汪婧修;梁娟-.针刺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及MEK/ER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22(07):720-726
A类:
SGU,pMEK,经穴效应
B类:
胃黏膜损伤,伤及,通过观察,应激性胃溃疡,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TG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可能机制,针刺治疗,针刺对照,冷应激,WRS,大鼠模型,中脘,双侧足三里,足三里穴,奥美拉唑肠溶片,刺中,Guth,损伤指数,UI,HE,酶联免疫吸附法,胃黏膜形态,含量变化,blot,pERK,ZO,Occludin,充血,糜烂,大鼠血清,针刺疗法
AB值:
0.199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