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造瘘术后肠衰竭相关性肝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造瘘术后肠衰竭相关性肝病(intestinal failure associated liver disease,IFALD)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收治的初诊为NEC并行肠造瘘及还纳手术的7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合并IFALD分为未合并IFALD组(n=51)与合并IFALD组(n=27).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发生IFALD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合并IFALD组与未合并IFALD组的早产儿比例分别为[92.6%(25/27)与72.5%(37/51),χ2=4.084,P=0.043];低出生体质量儿比例分别为[88.9%(24/27)与70.6%(36/51),χ2=4.722,P=0.030];造瘘术后剩余小肠长度<40 cm的比例分别为[37.0%(10/27)与5.9%(3/51),χ2=12.764,P=0.001];并发脓毒血症发生率分别为[37.0%(10/27)与11.8%(6/51),χ2=7.456,P=0.039],合并IFALD组均高于未合并IFALD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合并IFALD组与未合并IFALD组患儿的术后开奶天数分别为[(10±5)与(9±4)d,t=-1.241,P=0.021];达到全肠道喂养所需平均天数分别为[(50±19)与(27±13)d,t=3.341,P<0.001],合并IFALD组均长于未合并IFALD组.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达到全肠道喂养所需天数与IFALD发生呈正相关(OR=1.075,P=0.001),并发脓毒血症与IFALD发生呈正相关(OR=5.427,P=0.027).结论 NEC小肠造瘘术后患儿,待病情稳定后早日达到全肠道喂养,积极预防感染是改善IFALD结局的重要因素.
文献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衰竭相关肝病;关瘘术;短肠综合征;肠内营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广;张艳平;张英娜;韩金宝;余梦楠;刘钢;黄柳明;张珊
作者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儿科医学部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研究所 出生缺陷防控关键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儿童器官功能衰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广;张艳平;张英娜;韩金宝;余梦楠;刘钢;黄柳明;张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造瘘术后肠衰竭相关性肝病的影响因素分析)[J].发育医学电子杂志,2022(05):360-364
A类:
IFALD,肠衰竭相关肝病
B类: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后肠,neonatal,necrotizing,enterocolitis,NEC,intestinal,failure,associated,liver,disease,回顾性研究,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中心,初诊,还纳手术,统计学方法,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肠长,脓毒血症,全肠道喂养,小肠造瘘术,术后患儿,早日,积极预防,预防感染,关瘘术,短肠综合征,肠内营养
AB值:
0.1895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