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超声检查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决策的意义探讨
文献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患儿肠壁形态、血流分布及肠道蠕动的腹部超声声像特征,探讨超声检查对于NEC手术决策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首都儿科研究所收治的NEC患儿临床资料以及超声声像图,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比较分析两组患儿超声声像特征。结果:共收治NEC患儿45例,其中保守治疗30例,为保守治疗组;手术治疗15例,为手术治疗组。两组超声声像图比较,手术治疗组肠壁变薄[(53.3%(8/15)比0%]、肠壁分层消失[100%(15/15)比16.7%(5/30)]、肠壁血流信号消失[73.3%(11/15)比0%]、肠管蠕动消失[93.3%(14/15)比33.3%(10/30)]、肠管扩张[46.7%(7/15)比3.3%(1/30)]、透声差的积液[80%(12/15)比0%]发生率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两组肠壁增厚[86.7%(13/15)比60%(18/30)]、肠壁积气[73.3%(11/15)比70%(21/30)]、肠壁血流信号丰富[20%(3/15)比13.3%(4/30)]、肠管狭窄[20%(3/15)比0%]、门脉积气[13.3%(2/15)比20%(6/30)]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指导NEC手术决策上,超声检查发现透声差的积液( Kappa值=0.69, P<0.001)、肠壁血流信号消失( Kappa值=0.62, P=0.01)两项指征与诊断性腹腔穿刺的结论有较好的一致性。对超声征象进行两两组合发现,肠管蠕动消失与肠壁分层消失组合用于预测NEC手术时机,可获得较高的敏感度(93.3%)和特异度(93.3%)。 结论:对肠道进行形态、血流分布、肠蠕动特点和肠道外间接征象的综合超声分析,有利于早期识别NEC危重症,可为手术时机的判断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文献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坏死性/诊断;小肠结肠炎,坏死性/外科学;超声检查;婴儿,新生;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姓名:
马亚;王峥嵘;刘琴;张薇薇;任红雁
作者机构:
首都儿科研究所超声科,北京 100020
引用格式:
[1]马亚;王峥嵘;刘琴;张薇薇;任红雁-.超声检查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决策的意义探讨)[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22(04):325-330
A类:
B类:
超声检查,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意义探讨,necrotizing,enterocolitis,NEC,血流分布,肠道蠕动,腹部超声,声像特征,首都儿科研究所,超声声像图,保守治疗,共收,变薄,血流信号,肠管,积液,肠壁增厚,Kappa,指征,诊断性,超声征象,手术时机,肠蠕动,外间,接征,早期识别,危重症,外科学,婴儿,病例对照研究
AB值:
0.1978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