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改良口咽通气道辅助可视插管软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及插管失败的影响因素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口咽通气道辅助可视插管软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插管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于我院通过改良口咽通气道辅助可视插管软镜插管治疗的困难气管插管患者90例作为改良组,另选择同期通过单纯可视插管软镜插管治疗的困难气管插管患者90例作为传统组.记录2组患者插管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2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首次暴露声门时间、完成气管插管时间、血氧饱和度(SpO2)低于90%患者比例和插管的不良反应等.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改良组患者插管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进行模型评价.结果 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在插管前(T1)时点均明显降低,在插管即刻(T2)时点有所回升,在插管后3 min(T3)时点继续降低,插管后5 min(T4)时点2组的HR持续降低,MAP有所回升.改良组患者首次暴露声门时间及完成气管插管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组(P<0.05),SpO2低于90%患者比例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一次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舌甲距离<2指是改良组患者插管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模型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20(95%CI:0.747~0.893),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度良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20(95%CI:0.738~0.884),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准度.结论 通过改良口咽通气道辅助可提高可视插管软镜气管插管的成功率,还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舌甲距离<2指是改良口咽通气道辅助可视插管软镜插管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通过该指标评估气管插管难易程度,在临床治疗中应对舌甲距离<2指的患者特别关注.
文献关键词:
困难气管插管;可视插管软镜;改良口咽通气道;应用效果
作者姓名:
胡立群;李利;沙德利;肖宇;操石磊;吴惠民;王唐堃
作者机构:
安徽省铜陵市立医院/皖南医学院附属铜陵医院麻醉科,安徽 铜陵244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立群;李利;沙德利;肖宇;操石磊;吴惠民;王唐堃-.改良口咽通气道辅助可视插管软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及插管失败的影响因素)[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2(11):976-980
A类:
改良口咽通气道,可视插管软镜
B类:
困难气管插管,我院,管治,气管插管患者,另选,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一次插管成功率,声门,气管插管时间,血氧饱和度,SpO2,Logis,tics,模型评价,平均动脉压,MAP,即刻,回升,T4,不良反应发生率,校正曲线,曲线拟合,拟合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特征曲线下面积,临床推广,指标评估,难易程度,别关
AB值:
0.1507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