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认知神经机制与干预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本文综合分析了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认知神经机制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者表现出与正字法、语音和语义三种任务加工相关的脑区激活异常,左侧弓形束、下纵束和左侧下额枕束的白质结构异常,以及后部脑区与前额叶脑区间的功能连接异常,这种大脑活动的异常模式存在跨语言的普遍性和特异性;从背侧语音通路和腹侧视觉通路受损的行为干预,以及基于神经调控技术的干预三个方面总结了目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干预方法;指出未来研究要探索综合的发展性阅读障碍认知神经生理模型、构建基于脑发育的全过程干预系统,最终推进脑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
文献关键词: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认知神经机制;干预方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格敏;申仁洪
作者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401331;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课程与教学研究基地,重庆,4013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格敏;申仁洪-.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认知神经机制与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22(11):55-61,71
A类:
B类: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认知神经机制,干预研究,阅读障碍者,正字法,脑区,弓形,下额枕束,白质结构,结构异常,后部,前额叶,功能连接,异常模式,跨语言,背侧,腹侧,侧视,视觉通路,行为干预,神经调控技术,前汉,干预方法,神经生理,脑发育,干预系统,脑科学,科学研究成果,成果应用
AB值:
0.30772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