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3.0T磁共振双参数成像及多参数成像对前列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的比较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T2WI、DWI双参数成像(bp-MRI)对前列腺良性病变和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2020年住院行直肠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病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多参数前列腺磁共振检查(mp-MRI),由两名影像诊断医生基于T2WI、DWI的双参数MRI(bp-MRI)对是否存在前列腺癌进行PI-RADS v2评分并测量ADC值,以前列腺穿刺和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其诊断的准确性和两名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以及ADC值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并与血清生物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进行比较.结果 共有210个病例纳入研究,其中前列腺癌106例,前列腺良性病变104例.医生1和医生2利用bp-MRI判断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AUC值分别为0.821(P<0.05)和0.805(P<0.05),观察者间一致性强,Kappa值为0.812.mp-MRI判断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AUC为0.806(P<0.05),bp-MRI与mp-MRI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ADC值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时,两名医生测量的ADC值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795(P<0.01),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以两者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ADC值,其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AUC为0.89(P<0.05),高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FPSA/TPSA值(P<0.05).判断前列腺癌的ADC最佳截断值为801.4 mm2/s,其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81.6%.结论 3.0T磁共振bp-MRI和mp-MRI对前列腺癌良恶性诊断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801.4 mm2/s为ADC阈值有助于前列腺癌和良性病变的鉴别,因此对比剂过敏、肾功能不全病例可以优先选择bp-MRI.
文献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磁共振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弥散加权成像;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钟叶;徐俊;刘陈平;武刚
作者机构:
上海市青浦区中心医院 放射科,上海2017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钟叶;徐俊;刘陈平;武刚-.3.0T磁共振双参数成像及多参数成像对前列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的比较)[J].临床荟萃,2022(08):723-727
A类:
B类:
0T,双参数,数成,多参数,肿瘤诊断,T2WI,DWI,bp,前列腺良性病变,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价值,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磁共振检查,mp,两名,影像诊断,RADS,v2,ADC,手术病理,病理结果,金标准,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血清生物标志物,观察者间一致性,Kappa,诊断效能,名医,ICC,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截断值,mm2,良恶性诊断,诊断准确性,对比剂,肾功能不全,优先选择,前列腺肿瘤,磁共振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弥散加权成像
AB值:
0.216429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