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533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我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以期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3年—2020年我院上报的533例抗肿瘤药物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累及系统、临床表现及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533例抗肿瘤药物ADR中,男性256例,女性277例;发生ADR的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61~70岁(28.5%)和51~60岁(25.7%).ADR涉及的抗肿瘤药物种类占比最高的依次为抗肿瘤植物药(23.3%)、新型抗肿瘤药物(23.3%)和抗代谢类药物(22.0%).ADR临床表现例次排名前3位的抗肿瘤药物分别为紫杉醇、多西他赛和奥沙利铂;排名前3位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分别为利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ADR主要累及血液系统损害(30.6%)、胃肠系统损害(19.4%)、全身性损害(15.5%)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4.4%).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最多(81.2%);给药后1 d内更易发生ADR,15 d内发生的ADR约占86.8%.严重的ADR有102例,主要涉及多西他赛、表柔比星和紫杉醇;新型抗肿瘤药物引起的严重ADR共13例,主要涉及贝伐珠单抗和尼妥珠单抗.结论 应加强抗肿瘤药物ADR监测,关注特殊人群和重点药物,可采取预防措施来减少ADR的发生,对出现的ADR应尽早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文献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安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唐丽娜;周晓伟;董乐乐;王茂义;魏友霞;张晓霞
作者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西安,710061;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100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唐丽娜;周晓伟;董乐乐;王茂义;魏友霞;张晓霞-.533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肿瘤药学,2022(05):663-670
A类:
B类:
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报告,报告分析,我院,ADR,临床安全,上报,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植物药,新型抗肿瘤药物,紫杉醇,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利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血液系统损害,全身性,皮肤及其附件,静脉给药,药引,表柔比星,尼妥珠单抗,特殊人群,用药安全性
AB值:
0.2117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