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危险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危险因素,为防治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出生的600名新生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病历资料和一般资料调查表采集新生儿及其母亲的临床资料,新生儿资料包括性别、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宫内窒息、宫内感染等,母亲资料包括年龄、分娩方式、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羊水污染、前置胎盘、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解脲脲原体感染等.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于新生儿出生第4、6周检测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以判断有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危险因素,对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600名新生儿中,发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76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组),未发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524例(正常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发生率为12.67%(76/6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与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母亲解脲脲原体感染、母亲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有关(P<0.05),与新生儿性别、母亲年龄、分娩方式、妊娠期糖尿病、宫内感染、胎膜早破、羊水污染、前置胎盘、宫内窒息、妊娠期高血压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母亲解脲脲原体感染、母亲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是新生儿发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与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呈显著负相关(r=-0.734、-0.691,P<0.05),与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解脲脲原体感染呈显著正相关(r=0.826、0.858,P<0.05).结论 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发生率较高,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母亲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母亲解脲脲原体感染是新生儿发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文献关键词:
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危险因素
作者姓名:
齐玉敏
作者机构:
南阳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河南 南阳 473000
引用格式:
[1]齐玉敏-.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危险因素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2022(01):81-84
A类:
B类:
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危险因素分析,南阳市,中心医院,病历资料,调查表,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窒息,宫内感染,分娩方式,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羊水污染,前置胎盘,促红细胞生成素,解脲脲原体,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嗜酸性粒细胞水平,logistic,母亲年龄
AB值:
0.0845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