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临床病理资料对比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 比较药物性肝损伤(DILI)、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及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临床病理资料,以寻找有效鉴别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DILI、45例AIH及33例PBC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肝功能、止凝血指标、血常规、免疫球蛋白及相关抗体指标)及病理活检资料(肝细胞坏死程度、炎症细胞浸润类型、界面性肝炎严重程度、纤维化程度、有无胆管损伤等).结果 DILI、AIH及PBC患者以中年女性为主.PBC组患者有纳差、眼黄、尿黄症状发生率低于DILI组、AIH组(P均<0.05).实验室检查:DILI患者ALT、AST水平高于AIH组、PBC组(P均<0.05);AIH组GLB、PT、APTT、IgG、IgA、ANA/SMA阳性且滴度≥1:3200发生率高于DILI组、PBC组(P均<0.05);PBC组ALP、GGT、IgM、AMA、抗gp210抗体阳性率高于DILI组、AIH组(P均<0.05);PBC组TBIL水平低于DILI组、AIH组(P均<0.05);AIH组ALB水平低于DILI组、PBC组(P均<0.05).病理学检查:DILI组肝细胞内淤胆发生率高于AIH组、PBC组(P均<0.05);AIH组界面性肝炎、小叶浆细胞浸润、玫瑰花结样改变的发生率高于DILI、PBC组(P均<0.05);PBC组小胆管损伤/增生发生率高于DILI组、PBC组(P均<0.05);PBC组汇管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发生率低于DILI组及AIH组(P<0.05);DILI组肝纤维化评分低于AIH组、PBC组(P均<0.05);在肝细胞坏死程度上,DILI组、PBC组以点状坏死为主,分别为53.6%、63.6%,AIH组以碎片状坏死及桥接坏死为主,分别为48.9%、26.7%,三组比较,P均<0.05.结论 DILI主要表现为ALT、AST及TBIL升高、肝活检病理见肝细胞内瘀胆及汇管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AIH主要表现为TBIL、IgG、IgA升高及ANA阳性且ANA滴度≧1:3200、肝活检病理见界面性肝炎、汇管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小叶浆细胞浸润、玫瑰花结样改变及"穿入"现象;PBC主要表现为ALP、GGT、IgM升高、AMA阳性、肝活检病理见小胆管损伤/增生及组织纤维化.应结合患者性别、肝酶升高类型、免疫球蛋白分类、抗体种类和滴度以及病理表现等特点综合鉴别诊断DILI、AIH及PBC.
文献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丁雪;洪汝涛
作者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合肥2300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丁雪;洪汝涛-.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临床病理资料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22(15):90-93
A类:
B类:
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临床病理资料,DILI,AIH,PBC,鉴别诊断,肝功能,凝血指标,血常规,免疫球蛋白,白及,病理活检,肝细胞,细胞坏死,炎症细胞浸润,胆管损伤,中年女性,纳差,症状发生率,实验室检查,ALT,AST,GLB,APTT,IgG,IgA,ANA,SMA,滴度,ALP,GGT,IgM,AMA,gp210,抗体阳性率,TBIL,ALB,病理学检查,小叶,浆细胞,玫瑰花,花结,小胆管,汇管,管区,嗜酸性粒细胞,肝纤维化,点状,桥接,肝活检,活检病理,穿入,组织纤维化,肝酶升高,病理表现,自身免疫性肝病
AB值:
0.2044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