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针康法调控细胞自噬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损伤的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针康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损伤的干预效果及对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健康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5组,每组各18只.Longa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评定造模成功后分组给予针刺、康复及针康法干预治疗.于治疗第6 h、3天、7天与14天分别进行改良的Bederson's神经功能评分,于治疗后TTC染色观察脑梗死灶面积,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Beclin1、LC3-Ⅱ阳性细胞分布情况,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Beclin1、LC3-Ⅱ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不同时间点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大鼠的Bederson's神经功能评分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同时间点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大鼠的Bederson's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模型组降低,并在第3天、7天和14天时呈现显著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时间呈现下降趋势.TTC染色和免疫组化结果可见,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大鼠的脑梗死百分比和Bec-lin1、LC3-Ⅱ阳性细胞计数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大鼠的脑梗死面积和Beclin1、LC3-Ⅱ阳性细胞计数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针康组的脑梗死百分比和阳性细胞计数为最低.Western blot和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大鼠的Beclin1、LC3-Ⅱ蛋白及mRNA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大鼠的Beclin1、LC3-Ⅱ蛋白及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针康组大鼠降低最为明显.结论:针康法可通过抑制细胞自噬改善MCAO大鼠神经损伤,发挥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保护作用.
文献关键词:
针康法;脑缺血再灌注;神经损伤;细胞自噬;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孔妍;刘双岭;关睿骞;崔乃松;陈奥
作者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孔妍;刘双岭;关睿骞;崔乃松;陈奥-.针康法调控细胞自噬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损伤的机制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22(07):76-82
A类:
B类:
针康法,细胞自噬,神经损伤,模型大鼠,干预效果,性健康,假手,针刺,Longa,线栓法,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定造,干预治疗,天分,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TTC,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Beclin1,LC3,阳性细胞,实时定量,blot,白及,不同时间点,天时,脑梗死面积,神经保护作用
AB值:
0.1668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