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术前CT影像学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及其临床预判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 建立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术前CT影像学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分析其临床预判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病理N分期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建立纵隔淋巴结转移术前CT影像学特征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绘制ROC曲线分析预测效能.结果 肺腺癌术前临床N分期与术后病理N分期一致性一般.术后病理证实,55例(45.83%)有纵膈淋巴结转移,N分期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N1+N2、N0、N1及N2期,且淋巴结转移最常发生在第10组、4组及7组.较大的CTR、淋巴结最大短径、淋巴结最大横截面积及动脉期增强CT值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CT影像学联合预测因子预测纵隔淋巴结转移的AUC、敏感度、特异性分别达92.9%、83.6%、87.7%.结论 肺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高,存在多站转移、逐站转移及部分呈跳跃性转移的特征.建立CT影像学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有助于提高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价值.
文献关键词:
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CT;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贾丽娜;贾胜利;沈丹平
作者机构:
072750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 CT室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贾丽娜;贾胜利;沈丹平-.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术前CT影像学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及其临床预判价值)[J].医学研究杂志,2022(03):48-52
A类:
B类:
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回归预测模型,肺腺癌患者,术后病理,转移规律,转移术,影像学特征,分析预测,预测效能,纵膈淋巴结,N1+N2,N0,CTR,最大横截面积,动脉期,学联,联合预测因子,跳跃性转移,术前诊断,诊断价值
AB值:
0.1553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