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胆、肠菌群差异性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关系
文献摘要:
目的 基于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胆道菌群、肠道菌群差异性,探讨胆、肠菌群交互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关系.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由沧州市人民医院诊疗的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记入胆固醇结石组;胆囊炎、胆囊息肉诊治等非胆固醇结石患者40例为非胆固醇结石组.采用Illumina测序技术测序并进行细菌OTU鉴定;CHOD-PAP法及NanoDrop 2000分光光度计对结石样本定量分析胆固醇含量;qPCR方法检测两组患者胆汁样本中DNA阳性率及菌落数;放射免疫检测试剂盒免疫计数仪检测胆汁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表达水平.结果 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结石样本中,胆固醇含量≤70%3例、70%~89%38例及≥90%1例.非胆固醇结石组患者胆汁细菌DNA阳性率低于胆固醇结石组(P<0.05),同时胆汁细菌菌落数低于胆固醇结石组患者(P<0.001).胆汁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显示,胆固醇结石组患者胆汁中IgA(P<0.001)和IgM(P<0.05)含量高于非胆固醇结石组,IgG含量略高于非胆固醇结石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菌群分析结果显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为胆汁中的优势细菌类群,厚壁菌门、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粪便样本中的优势细菌类群.结论 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和非胆固醇结石患者的胆道、肠道细菌种类相似,相对丰度存在差异,与胆固醇结石形成因素具有相关性.
文献关键词:
胆道菌群;肠道菌群;胆囊胆固醇结石;免疫球蛋白;OTU鉴定;Alpha多样性;相对丰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杜国涛;王青;赵伟伟;张兆波;孙悦;赵鹏程;刘建中
作者机构:
沧州市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河北 沧州 06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杜国涛;王青;赵伟伟;张兆波;孙悦;赵鹏程;刘建中-.胆、肠菌群差异性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关系)[J].肝胆胰外科杂志,2022(03):138-144
A类:
胆道菌群,CHOD
B类:
菌群差异,胆囊胆固醇结石,肠道菌群,群交,沧州市,记入,胆囊炎,胆囊息肉,Illumina,OTU,PAP,NanoDrop,分光光度计,胆固醇含量,qPCR,胆汁,菌落数,放射免疫,免疫检测,检测试剂盒,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细菌菌落,蛋白检测,略高于,菌群分析,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Fusobacteria,细菌类群,放线菌,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粪便样本,肠道细菌,菌种,相对丰度,形成因素,Alpha
AB值:
0.2183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