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四川盆地大气气溶胶污染时空变化的地形影响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四川盆地作为我国一个特殊的大气气溶胶污染区域,亟待厘清其大气污染时空变化与独特盆地地形影响相关机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包括:(1)揭示了四川盆地大气环境变化中大地形影响作用,青藏高原东侧区域气溶胶空间分布"避风港"效应,以及大地形热力强迫对盆地空气质量变化的"气候调节"影响;(2)探明了四川盆地大气边界层结构对大气气溶胶变化的影响,冬季重霾期间大气边界层垂直结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PM2.5物理化学特性;(3)明晰了大气气溶胶在四川盆地暴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机理,以及四川盆地气溶胶高污染分布导致的降水分布型态的气候变化.这些研究提升了四川盆地气溶胶污染形成机理及大地形对大气环境变化影响效应的科学认识,并表明未来应该深入研究四川盆地地形背景下独特大气边界层结构,人为与自然源排放和环境大气物理-化学过程变化.
文献关键词:
四川盆地;气溶胶;大气污染;区域特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天良;舒卓智;郑小波;李跃清;徐祥德;郭晓梅;胡俊;吴明;张磊;曹蔚;杨富燕;廖瑶;程晓龙
作者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 210044;贵州省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贵阳 550002;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成都 610072;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天良;舒卓智;郑小波;李跃清;徐祥德;郭晓梅;胡俊;吴明;张磊;曹蔚;杨富燕;廖瑶;程晓龙-.四川盆地大气气溶胶污染时空变化的地形影响研究进展)[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2(04):1-8
A类:
B类:
四川盆地,地大,大气气溶胶,气溶胶污染,时空变化,地形影响,污染区,大气污染,大气环境,青藏高原,原东,东侧,避风港,强迫,空气质量,质量变化,气候调节,大气边界层结构,垂直结构,PM2,物理化学,化学特性,暴雨过程,地气,高污染,污染分布,降水分布,分布型,型态,形成机理,变化影响,影响效应,科学认识,自然源,源排放,大气物理,化学过程,过程变化,区域特征
AB值:
0.3038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