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四川盆地大气污染成因分析
文献摘要:
由于新型冠状肺炎病毒(COVID-19)的爆发,中国从2020年春节起实施了限制出行、交通管制等一系列措施,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减少,但四川盆地区域仍出现了多次轻度空气污染事件.本文结合空气质量观测数据与WRF-Chem模式模拟分析了疫情封控减排时期四川盆地污染的时空分布及成因.四川盆地区域二氧化氮(NO2)因人为活动减排从35.0 μg·m-3下降至20.2μg·m-3,减少比例约为40%~60%,而臭氧(O3)因NOx-VOCs-O3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四川盆地区域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与减排的不均衡反而从27.5 μg·m-3上升至41.4μg·m-3,在重庆甚至增幅高达100%,进而促进了四川盆地区域气态污染物的氧化和二次细颗粒物的生成.疫情减排对污染的影响存在较为显著的区域差异,在成都、重庆地区,二次污染的生成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一次污染物减排的影响,二次污染物与一次污染物的比例变化幅度为-10%~20%,而在南遂广、川南、达万区域,细颗粒物(PM2.5)平均质量浓度从57.0μg·m-3降低至47.4μg·m-3,二次污染物与一次污染物的比例下降幅度约为30%~60%.总体而言,减排在疫情期间发挥主导作用,不平衡的一次减排和大气氧化性的增强促进了部分区域二次污染物生成过程,四川盆地区域的污染防治仍需注重多种污染物的协同治理.
文献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减排;PM2.5污染;O3污染;WRF-Chem模拟
作者姓名:
黄鉴涛;刘婧懿;徐家炜;周德荣;黄昕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21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鉴涛;刘婧懿;徐家炜;周德荣;黄昕-.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四川盆地大气污染成因分析)[J].气象科学,2022(03):377-389
A类:
B类:
疫情时期,四川盆地,地大,大气污染,污染成因,成因分析,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春节,交通管制,污染物排放量,空气污染,空气质量,质量观,观测数据,WRF,Chem,疫情封控,二氧化氮,NO2,因人,人为活动,臭氧,O3,NOx,VOCs,非线性关系,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气态污染物,细颗粒物,区域差异,重庆地区,抵消,污染物减排,二次污染物,川南,PM2,平均质量,总体而言,排在,大气氧化性,生成过程,污染防治
AB值:
0.3283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