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程度脾脏损伤患者心肌酶谱变化规律及其临床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程度脾脏损伤患者心肌酶谱变化规律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2014版脾脏损伤治疗方式的专家共识,将脾脏按受损严重程度划分为四级.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月因外伤导致脾脏损伤就诊于六安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行全脾切除术的113例病人临床资料,其中58例Ⅲ、Ⅳ级脾损伤病人作为观察组,55例Ⅰ、Ⅱ级脾损伤病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在手术前(T0)、手术后第1d(T1)、手术后第3d(T2)、手术后第7d(T3)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并分析脾脏损伤严重程度与心肌酶谱之间的关联.结果 脾脏损伤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经过了相应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在住院及出院后随访三个月内均无心肌梗死等相关疾病的发生;观察组在T0~T3相同时间点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均高于对照组,但T3时间点两组CK-M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同组T0比较,两组T1~T3点CK、CK-MB、LDH均低于T0点,但对照组T1时间点CK-MB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程度脾脏损伤患者早期外周血心肌酶谱均升高,且心肌酶谱的升高幅度与脾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创伤性脾损伤患者早期可能出现了心肌受损,应尽早检查患者心肌酶谱等生化指标,并予以药物保护心肌等对症治疗.
文献关键词:
脾脏损伤;腹部外伤;心肌酶谱;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顾鹏;周正武;韩圣瑾;马建中
作者机构:
蚌埠医学院研究生院急诊外科,蚌埠 233004;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顾鹏;周正武;韩圣瑾;马建中-.不同程度脾脏损伤患者心肌酶谱变化规律及其临床价值)[J].肝胆外科杂志,2022(06):445-448
A类:
B类:
脾脏损伤,伤患,心肌酶谱,临床价值,专家共识,四级,六安市,医院急诊,急诊外科,全脾切除术,伤病,手术前,T0,手术后,1d,3d,7d,肌酸激酶同工酶,MB,乳酸脱氢酶,LDH,痊愈,出院后随访,无心,心肌梗死,相关疾病,创伤性,对症治疗,腹部外伤
AB值:
0.1574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