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UCH-L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109例H IE新生儿患儿为研究组,根据H IE分度标准将其分为轻度(n=56)、中度(n=36)和重度(n=17);另选取同期在本院分娩的106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测定受试对象出生后6h内和72h的血清UCH-L1水平并评估新生儿神经行为测量(NBNA)评分,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不同HIE分度组的UCH-L1水平和NBNA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HIE患儿血清UCH-L1水平与NBNA评分的相关性.随访1年,比较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儿出生后6h内UCH-L1水平及出生后6h内至72h的水平变化率,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二者对新生儿HIE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出生后6h内、出生后72h的血清UCH-L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7.513和34.277,P<0.001),NBN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8.193和22.469,P<0.001).出生后6h内、72h的血清UCH-L1水平在轻、中、重度HIE患儿中均依次升高(F值分别为85.183、90.446,P<0.001),NBNA评分均依次下降(F值分别为263.290、182.911,P<0.001).HIE患儿各时间点UCH-L1水平与NBNA评分均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865和-0.873,P<0.05).随访1年,HIE患儿预后不良率为20.37%(22/108),预后良好组患儿出生后6h内UCH-L1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t=5.652,P<0.001),出生后6h内至72h的UCH-L1水平变化率高于预后不良组(t=5.875,P<0.001).ROC曲线显示,出生后6h内血清UCH-L1水平、出生后6h内至72h的UCH-L1变化率均对HIE患儿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灵敏度分别为72.73% 和81.82%,特异度分别为76.74% 和82.56%,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0和0.862.结论 HIE新生儿血清UCH-L1水平异常升高,且随着病情加重升高愈加明显;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关系,对HIE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评估病情及预后的重要辅助指标.
文献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病情程度;神经行为;预后
作者姓名:
丁丽丽;吴宏伟
作者机构: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江苏徐州221000
引用格式:
[1]丁丽丽;吴宏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UCH-L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2(12):108-113
A类:
B类: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UCH,L1,水平变化,HIE,泛素,羧基,端水,水解酶,本院,分度,准将,另选,分娩,受试对象,出生后,6h,72h,新生儿神经行为,行为测量,NBNA,预后不良,受试者工作特征,预测价值,均依,不良率,临床评估,病情程度
AB值:
0.1356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