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拔管后序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文献摘要:
目的 比较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无创机械通气(NIV)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拔管后序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21年6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收治的72例因急性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拔管后序贯治疗方式将其分为HFNC组(41例)和NIV组(31例).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2组拔管前及拔管后2、24、48 h动脉血气分析结果、RICU住院时间、再插管率和住院病死率.结果 拔管前,2组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NC 组拔管后2 h 氧合指数明显高于 NIV 组[(304±60)mmHg(1 mmHg= 0.133 kPa)比(260±81)mmHg](P<0.05),但2组拔管后24、48 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拔管前,HFNC 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 NIV 组[(39.2±9.2)mmHg 比(48.8±8.9)mmHg](P<0.001).协变量调整后2组拔管后2、24、48 h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IV组拔管前后各时点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NC组拔管后48 h PaCO2高于拔管前和拔管后2 h(均P<0.05).2组RICU住院时间、再插管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拔管后接受HFNC与NIV均能改善并维持氧合状况,虽然HFNC会导致PaCO2轻度升高,但二者临床转归相似.
文献关键词:
呼吸衰竭;经鼻高流量氧疗;机械通气
作者姓名:
王生浩;温林芳;杜小兵;李梅;刘双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1022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生浩;温林芳;杜小兵;李梅;刘双-.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拔管后序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2022(04):505-508
A类:
hPaCO2
B类:
经鼻高流量氧疗,无创机械通气,急性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患者,拔管后,后序,序贯治疗,效果比较,HFNC,NIV,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行气,气管插管患者,动脉血气分析,血气分析结果,再插管,插管率,住院病死率,氧合指数,指数比较,mmHg,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协变量调整,时点,氧合状况,临床转归
AB值:
0.179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