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老年心源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后早期拔管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心源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后早期拔管失败的危险因素及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纳入本院心源性呼吸衰竭接受有创机械通气后于24 h内拔除气管插管的年龄≥60岁患者311例,将30 d内再次插管的41例为失败组,成功撤机的270例为撤机组.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30 d内再次气管插管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用ROC曲线和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获益率.结果 失败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和30 d 内病死率较撤机组显著升高(23.4%vs 10.9%,P=0.016;23.4%vs 8.3%,P=0.001).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示,年龄、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4级和重度肾功能不全是再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此构建预测模型后,ROC曲线分析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54,敏感性73.3%,特异性83.0%.校准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能力.决策曲线分析显示,阈概率3%~76%内具有临床获益.结论 心源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后早期拔管失败的危险因素较多,以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效能较好,可为临床提供指导.
文献关键词:
呼吸功能不全;呼吸;人工;气管插管拔除;预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关晓楠;李艳兵;刘文婷;宗敏;马桂伶;张建军
作者机构:
10004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关晓楠;李艳兵;刘文婷;宗敏;马桂伶;张建军-.老年心源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后早期拔管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03):247-250
A类:
B类:
心源性,呼吸衰竭患者,早期拔管,拔管失败,危险因素分析,本院,受有,有创机械通气,除气,再次插管,成功撤机,logistic,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分析验证,验证模型,院内感染发生率,病死率,钠尿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功能不全,不全是,准能,临床获益,风险预测模型,呼吸功能不全,气管插管拔除
AB值:
0.24046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