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C7倾斜角与脊柱整体矢状面平衡的相关性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腰背痛患者C7倾斜角(C7S)与脊柱矢状面参数、脊柱矢状面平衡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15例腰背痛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在术前、术后脊柱全长X线片上测量脊柱矢状面参数,并引入颈胸组合参数"颈椎前凸角(CL)/C7S".根据患者术前矢状面平衡状态(矢状面轴向距离,SVA)和胸椎代偿能力(胸椎后凸角,TK)将患者分为3类.类型A,脊柱矢状面平衡(SVA≤5 cm);类型B,脊柱矢状面失平衡,胸椎具有代偿能力(SVA>5 cm,TK≤40°);类型C,脊柱矢状面失平衡,胸椎失代偿(SVA>5 cm,TK>40°).分析C7S与脊柱矢状面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比较3类患者脊柱矢状面参数的差异.结果 C7S与Ti倾斜角(TiS)、TK、CL、颈椎SVA(cSVA)、SVA及患者年龄之间均存在相关性(r=0.305~0.802,P<0.05).C7S的变化与TK的变化有关(r=0.494,P<0.05),与SVA及CL的变化均无关.相比于类型A,类型B患者的SVA、CL和CL/C7S更大,TK更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VA、C7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类型A,类型C患者的cSVA、SVA、CL、TK、C7S和CL/C7S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类型B,类型C患者的cSVA、C7S、CL和TK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L/C7S和S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C7S评价脊柱矢状面平衡的临界值为0.618.结论 C7S与脊柱矢状面参数之间存在较好相关性.当CL/C7S>0.618时,脊柱更多处于失平衡状态.
文献关键词:
颈椎;胸椎;腰痛;肌肉骨骼平衡;摄影测量法
作者姓名:
刘承鑫;史彬;李翔宇;孙康;鲁世保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北京10005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承鑫;史彬;李翔宇;孙康;鲁世保-.C7倾斜角与脊柱整体矢状面平衡的相关性)[J].脊柱外科杂志,2022(06):404-409
A类:
C7S,肌肉骨骼平衡
B类:
倾斜角,脊柱,矢状面平衡,腰背痛,矢状面参数,平衡状态,回顾性研究,全长,组合参数,颈椎,前凸,凸角,CL,轴向距离,代偿能力,胸椎后凸,TK,失代偿,TiS,cSVA,患者年龄,多处,腰痛,摄影测量法
AB值:
0.1560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