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社交媒体用户从众信息分享行为影响机理研究:三度归因理论视角
文献摘要:
[目的/意义]旨在探明社交媒体用户从众信息分享行为的成因与作用机制,为用户信息行为引导、舆情信息监管和网络信息传播机制优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从行为者、客观刺激物和情境或关系层面分别引入信息甄别自我效能、信息源可信度和主观规范三个自变量,构建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采集262份有效样本数据,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对数据及模型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结论]信息甄别自我效能、信息源可信度和主观规范均对社交媒体用户从众信息分享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主观规范影响最大.此外,信息甄别自我效能能够负向调节主观规范对社交媒体用户从众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但并不能调节信息源可信度对社交媒体用户从众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本研究揭示了社交媒体用户从众信息分享行为的成因与作用机理,为人们理解用户从众信息行为提供了参考,为社交媒体"刷屏"现象提供了合理解释,为三度归因理论的应用提供了范例与场景,也为相关方的服务优化、政策制定等提供了策略启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文献关键词:
社交媒体;从众行为;信息行为;信息分享
作者姓名:
张坤;李力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湖北 430072;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湖北 430072;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合肥 2306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坤;李力-.社交媒体用户从众信息分享行为影响机理研究:三度归因理论视角)[J].情报资料工作,2022(06):58-67
A类:
B类:
社交媒体用户,众信,信息分享行为,行为影响,三度,归因理论,用户信息行为,行为引导,舆情信息,信息监管,信息传播机制,机制优化,从行为,行为者,刺激物,信息甄别,自我效能,信息源可信度,主观规范,有效样本,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刷屏,范例,服务优化,理论和实践意义,从众行为
AB值:
0.194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