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悬吊运动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腰部功能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NLBP)患者腰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门诊部就诊的90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推拿组、功法训练组和悬吊运动组,每组30例.常规推拿组采用腰部疾病的常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功法训练组采用易筋经功法中的饿虎扑食势动作进行治疗;悬吊运动组采用悬吊运动训练(SET)进行治疗,动作以俯卧搭桥为主.3组治疗时间均为15 min/次,1次/d,共治疗10 d.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脊柱测试评价训练系统检测腰部前屈及后伸时的最大肌力;采用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RMS)评价患者从坐位到站立位腹横肌、多裂肌的肌肉激活水平;采用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量表(RMDQ)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患者腰部功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腰肌最大前屈及后伸肌力、从坐位到站立位腹横肌及多裂肌RMS值均明显升高,RMDQ和ODI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推拿组比较,功法训练组及悬吊运动组治疗后腰肌最大前屈及后伸肌力、从坐位到站立位腹横肌及多裂肌RMS值均明显升高,RM-DQ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功法训练组比较,悬吊运动组治疗后腰肌最大前屈及后伸肌力、从坐位到站立位腹横肌及多裂肌RMS均明显升高,RMDQ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T可以有效提高CNLBP患者腰腹部肌力,增强腰椎核心稳定性,改善其腰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文献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腰部功能;悬吊运动;易筋经;核心稳定性
作者姓名:
陈振华;郑其开;陈水金;林志刚
作者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福建福州 350003;福建省康复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振华;郑其开;陈水金;林志刚-.悬吊运动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腰部功能的影响)[J].康复学报,2022(06):533-538
A类:
饿虎扑食
B类:
悬吊运动疗法,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腰部功能,CNLBP,中医药大学,康复医院,医院门诊,门诊部,训练组,推拿手法,易筋经功法,悬吊运动训练,SET,俯卧,搭桥,治疗时间,脊柱,测试评价,训练系统,系统检测,肌力,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RMS,坐位,站立位,腹横肌,多裂肌,肌肉激活,Roland,Morris,RMDQ,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后腰,腰肌,腰腹部,腰椎,核心稳定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推广
AB值:
0.1999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