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针刺华佗夹脊穴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华佗夹脊穴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核心肌群的影响.方法:将9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核心肌群训练组和综合组,每组32例.针刺组给予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取第5、7、9、11胸椎及第1-5腰椎相应的华佗夹脊穴;核心肌群训练组给予核心肌群训练;综合组在针刺华佗夹脊穴的基础上给予核心肌群训练.以上治疗均1次/d,5次/周,连续4周.分别评价治疗前后和随访期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Barthel指数(BI)和竖脊肌、腹直肌表面肌电图(sEMG).结果:治疗后和随访期,3组患者下肢FMA、BBS、BI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综合组以上指标较同时点针刺组和核心肌群训练组均升高(P<0.05).治疗后和随访期,3组患者在坐位前屈45°、后伸30°情况下,健侧、患侧的竖脊肌、腹直肌的均方根值(RMS)均高于本组同侧治疗前(P<0.05),且综合组患者健侧、患侧竖脊肌、腹直肌的RMS均高于同时点针刺组和核心肌群训练组同侧(P<0.05).治疗前,3组患者在坐位前屈45°、后伸30°情况下患侧的竖脊肌、腹直肌的RMS均低于本组健侧(P<0.05);治疗后和随访期,针刺组和核心肌群训练组患者在坐位前屈45°、后伸30°情况下患侧竖脊肌、腹直肌的RMS仍低于本组同时点健侧(P<0.05),而综合组患者患侧的竖脊肌、腹直肌的RMS与本组同时点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华佗夹脊穴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平衡、下肢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文献关键词:
针刺;华佗夹脊穴;核心肌群训练;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磊;李琳;杜俊涛;童心;卢燕;李飞
作者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安徽蚌埠233004;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二科,合肥23006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磊;李琳;杜俊涛;童心;卢燕;李飞-.针刺华佗夹脊穴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针刺研究,2022(02):154-159
A类:
B类:
针刺,华佗夹脊穴,核心肌群训练,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训练组,胸椎,及第,腰椎,Fugl,Meyer,FMA,Berg,BBS,Barthel,BI,竖脊肌,腹直肌,表面肌电图,sEMG,时点,坐位,健侧,患侧,均方根值,RMS,同侧,肢体平衡,运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B值:
0.1376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