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局部振动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步态的影响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局部振动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EVM治疗仪进行局部振动(200Hz,振动10min后调制80Hz,再振动10min);治疗4周和8周后,记录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JOA评分及相关步态参数.结果:经局部振动治疗8周后,治疗组VAS评分、JO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同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步长、步频及单支撑相时间在治疗后4、8周出现差异,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8周,治疗组躯干屈伸及左-右侧弯变化范围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髋、膝关节治疗前后活动范围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振动疗法可以有效减轻下腰痛患者的疼痛,增强步行姿势稳定性,改进异常步态,但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文献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康复训练;局部振动疗法;步态
作者姓名:
冯芮;王晓玉;潘飞;陈悦霞;高伟鹏;刘琳琳;米慧;陈浩月;王楠;孔凡娥;郑遵成
作者机构: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泰安271000;东平县中医院,山东泰安271500;泰安市中心医院,山东泰安271000;东平县人民医院,山东泰安271500;暨南大学,广东广州510632;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南京21116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冯芮;王晓玉;潘飞;陈悦霞;高伟鹏;刘琳琳;米慧;陈浩月;王楠;孔凡娥;郑遵成-.局部振动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步态的影响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2(07):9-13
A类:
80Hz
B类:
局部振动疗法,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常规康复训练,EVM,治疗仪,200Hz,10min,后调,VAS,JOA,步态参数,局部振动治疗,步长,步频,支撑相,躯干,屈伸,伸及,侧弯,变化范围,膝关节,活动范围,姿势稳定性,异常步态,长期效果
AB值:
0.2158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