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和对三维步态时间、时空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物理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照组则增加倒走训练,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和8周后采用目测类比法(VAS)、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背痛评定量表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腰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同时采用三维步态系统对2组患者进行步态分析。结果:治疗4周和8周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和ODI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实验组治疗8周后,其VAS评分、JOA评分和ODI分别为(1.43±1.67)分、(25.96±3.15)分和(6.99±8.15)%,与组内治疗4周后和对照组治疗8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周后,实验组的步速、步频、跨步长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步速、步频、跨步长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实验组治疗8周后的步速、步频、跨步长与组内治疗4周后和对照组治疗8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周后,实验组的支撑相时间和摆动相时间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支撑相时间、支撑相百分比、摆动相时间和摆动相百分比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实验组的支撑相时间、支撑相百分比、摆动相时间和摆动相百分比与组内治疗4周后和对照组治疗8周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应用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缓解患者的腰痛症状,改善其腰部功能、步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文献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支撑相;摆动相;步态分析;核心稳定训练
作者姓名:
张芳;龚剑秋;司马振奋;陈争一;严晓波
作者机构:
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康复中心,绍兴 312000
引用格式:
[1]张芳;龚剑秋;司马振奋;陈争一;严晓波-.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2(12):1108-1111
A类:
B类:
核心稳定性训练,察核,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三维步态,排除标准,物理治疗,目测,类比法,VAS,骨科,科协,JOA,下背痛,评定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程度,腰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同,行步,步态分析,内治,步速,步频,跨步,步长,支撑相,摆动相,应用核心,腰痛症,核心稳定训练
AB值:
0.1860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