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1H-MRS海马代谢物比值探讨人际心理技术抗抑郁治疗的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研究人际心理技术(IPT)抗抑郁治疗的作用,并通过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检测初步探索其机制.方法:抑郁症患者17例纳入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17例纳入对照组.抑郁症患者予以IPT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第28天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进行疗效评估.行海马1H-MRS扫描,分析2组及病例组治疗前、后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NAA/Cr、NAA/Cho和Cho/Cr比值.结果:病例组患者治疗后PANSS阴性症状、一般情况及总分、HAMD-24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PANSS阳性症状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病例组的NAA/(Cho+Cr)、NAA/Cr、NAA/Ch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病例组的NAA/(Cho+Cr)、NAA/Cr、NAA/Cho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仍低于对照组(P<0.01);而3组间Cho/C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后海马NAA/(Cho+Cr)与PANSS总分、HAMD-24分值显著相关(P<0.05),NAA/Cho与PANSS总分、NAA/Cr与HAMD-24分值显著相关(P<0.05).结论:IPT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海马区代谢物的水平有关.
文献关键词:
抑郁症;人际心理技术;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海马
作者姓名:
方政华;梁小丽;李新纯;李冬凤;谢莉;刘芳;刘学军;周剑;周志强
作者机构:
湖南省脑科医院精神科,湖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长沙 410007
引用格式:
[1]方政华;梁小丽;李新纯;李冬凤;谢莉;刘芳;刘学军;周剑;周志强-.基于1H-MRS海马代谢物比值探讨人际心理技术抗抑郁治疗的机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2(12):722-725
A类:
人际心理技术
B类:
1H,MRS,代谢物,抗抑郁治疗,IPT,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初步探索,抑郁症患者,健康体检志愿者,天时,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疗效评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肌酸,阳性症状,Cho+Cr,后海,抑郁程度,海马区
AB值:
0.1719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