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抗菌肽在骨感染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创伤后骨髓炎是骨组织感染的严重并发症,使患者长期卧床,生活质量下降,最终残疾甚至危及生命.目前临床控制骨感染的首选疗法是彻底清创外加全身和局部使用抗生素.但细菌在局部感染部位的繁殖可形成生物膜,从而使细菌难以被清除,成为控制感染的难点.此外,长期使用抗生素还会引起各种全身不良反应并增加细菌耐药性.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是种类丰富的新兴抗菌物质,能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或细胞壁的抗菌机制对抗耐药菌,引起研究者的青睐.考虑到抗菌肽局部给药疗效更好,近年来研究者对AMPs与局部药物递送相结合治疗骨感染进行了研究.如骨水泥、钛合金假体、水凝胶以及发展较快的纳米粒子可将抗菌肽稳定释放而不影响抗菌肽的生物活性.根据AMPs的特点、结构分类及抗菌机制选取合适的药物载体搭载AMPs或与抗生素共同整合,从而制出具有较强抗菌功能的材料,是治疗骨组织感染的一种有效且有前景的方法.本文介绍了AMPs的抗菌机制及将其运送至局部靶向部位的一些载体,总结讨论AMPs对抗耐药病原体的优势,并分析了AMPs在现有的研究环境下所要处理的优先事项和应用前瞻.
文献关键词:
抗菌肽;骨感染;抗菌机制;药物载体;治疗应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淦;张妍;崔宇韬;刘贺;田宇航;李少荣;范谊;吴丹凯;彭传刚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长春 1300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淦;张妍;崔宇韬;刘贺;田宇航;李少荣;范谊;吴丹凯;彭传刚-.抗菌肽在骨感染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22(02):208-214
A类:
B类:
抗菌肽,骨感染,创伤后,骨髓炎,骨组织,严重并发症,长期卧床,残疾,彻底清创,外加,局部感染,感染部位,生物膜,控制感,加细,细菌耐药性,antimicrobial,peptides,AMPs,抗菌物质,细胞膜,细胞壁,抗菌机制,耐药菌,局部给药,药疗,药物递送,结合治疗,骨水泥,钛合金,假体,水凝胶,纳米粒子,结构分类,药物载体,搭载,运送,送至,病原体,研究环境,所要,优先事项,治疗应用
AB值:
0.3508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