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抗生素硫酸钙结合骨搬运技术治疗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抗生素硫酸钙结合骨搬运技术治疗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采用抗生素硫酸钙结合骨搬运技术治疗的18例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4例;年龄28~57岁,平均(39.0±8.0)岁.病程6~25个月,平均(11.9±5.7)个月.清创后骨缺损长度为4~10 cm,平均(6.3±1.9)cm.彻底清创后在骨缺损处填充抗生素硫酸钙,安装骨搬运外固定架并于术前设计部位截骨,行骨搬运治疗.记录术前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及骨愈合时间、外固定指数(EFI),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2周、4周、6周、1年复查WBC、CRP、PCT、ESR等炎症指标,根据Ilizarov方法研究与应用协会(ASAMI)评分评价骨愈合与功能结果.结果:18例患者获得15~51个月随访,平均(30.5±9.3)个月.16例患者一期骨性愈合,愈合时间7~15个月,平均(11.7±2.0)个月.EFI为1.2~2.8月/厘米,平均(2.0±0.5)月/厘米.针道感染、轴线偏移、无菌性渗液和对接端不愈合发生率分别为27.7%、22.2%、38.9%和11.1%.术后各时间点炎症指标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1年WBC、PCT、ESR与术后6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出现踝关节僵硬.所有患者无骨搬运段矿化不良、感染复发、截肢、血管神经损伤等发生,肢体力线及长度恢复良好.根据ASAMI评分,末次随访时骨愈合结果的优良率为83.3%(15/18),功能结果优良率为88.9%(16/18).结论:抗生素硫酸钙结合骨搬运技术治疗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可以有效控制感染、降低对接端不愈合率、恢复肢体功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文献关键词:
骨搬运技术;骨缺损;硫酸钙;骨感染
作者姓名:
何昌军;张堃;任程;黄强;李明;路遥;许毅博;熊晨;李忠;马腾
作者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西安710054
引用格式:
[1]何昌军;张堃;任程;黄强;李明;路遥;许毅博;熊晨;李忠;马腾-.抗生素硫酸钙结合骨搬运技术治疗下肢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2(05):334-340
A类:
创伤后感染性骨缺损,对接端不愈合
B类:
硫酸钙,骨搬运技术,下肢创伤,回顾分析,彻底清创,外固定架,术前设计,设计部,截骨,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骨愈合,愈合时间,外固定指数,EFI,并发症发生情况,复查,炎症指标,Ilizarov,ASAMI,骨性愈合,厘米,针道,轴线偏移,无菌,渗液,踝关节,关节僵硬,矿化,感染复发,截肢,神经损伤,力线,优良率,控制感,愈合率,肢体功能,骨感染
AB值:
0.220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