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浓度枸橼酸钠分段式抗凝方案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抗凝效果对比
文献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枸橼酸钠分段式抗凝方案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抗凝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30例,其中2.5%和4%枸橼酸钠一段式抗凝组分别在透析器前泵入2.5%、4%枸橼酸钠;2.5%和4%枸橼酸钠分段式抗凝组分别在透析器前及静脉壶处泵入2.5%、4%枸橼酸钠.治疗结束时比较5组抗凝效果,测定治疗前(T0)、治疗后第1 h(T1)、2 h(T2)、3 h(T3)、4 h(T4)时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电解质指标[碳酸氢根(HCO3–)、钙离子(Ca2+)、钾离子(K+)、pH]、游离钙离子(iCa2+)[动脉端(A)、滤器后(V)],并比较5组患者透析充分性(尿素氮清除率、尿素清除量/体积),统计治疗期间,5组不良反应.结果 4%枸橼酸钠分段式抗凝组抗凝效果优于无肝素组、2.5%枸橼酸钠一段式抗凝组、4%枸橼酸钠一段式抗凝组,且抗凝总有效率高于无肝素组、2.5%枸橼酸钠一段式抗凝组、4%枸橼酸钠一段式抗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枸橼酸钠分段式抗凝组与4%枸橼酸钠分段式抗凝组抗凝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T0、T1、T2、T3、T4时的PT、TT、AP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T0时的PT、TT、APTT、FIB与T1、T2、T3、T4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T0时的K+、HCO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T4时,5组间的K+、HCO3-、Ca2+、p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枸橼酸钠分段式抗凝组低于无肝素组、2.5%枸橼酸钠一段式抗凝组、4%枸橼酸钠一段式抗凝组、4%枸橼酸钠分段式抗凝组(P<0.05);5组T0时的K+、HCO3–与T1、T2、T3、T4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T0、T1、T2、T3、T4时的Ca2+、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T1、T2、T3、T4时的A iCa2+、V iCa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组T0时的A iCa2+、V iCa2+与T1、T2、T3、T4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患者透析充分性(尿素氮清除率、尿素清除量/体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器前及静脉壶处泵入2.5%和4%枸橼酸钠均有较高的抗凝效果,其中透析器前及静脉壶处泵入2.5%枸橼酸钠可有效调节患者的电解质水平,且有一定的安全性.
文献关键词:
血液透析;枸橼酸钠;分段式抗凝;凝血功能;电解质;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娟娟;孙岩;何丽莉;王宇静;周小艳;钟育祥;李兆
作者机构:
570208 海口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娟娟;孙岩;何丽莉;王宇静;周小艳;钟育祥;李兆-.不同浓度枸橼酸钠分段式抗凝方案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抗凝效果对比)[J].临床输血与检验,2022(04):469-476
A类:
分段式抗凝
B类:
枸橼酸钠,抗凝方案,血液透析患者,抗凝效果,效果对比,我院,血液透析治疗,一段式,透析器,泵入,T0,T4,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电解质,碳酸氢根,HCO3,钙离子,钾离子,K+,游离钙,iCa2+,滤器,透析充分性,尿素氮,清除率,治疗期间,无肝素,总有效率,效率比较,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
AB值:
0.1118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