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祛瘀解毒方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和分子对接
文献摘要: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分子对接,探究祛瘀解毒方(Qu Yu Jie Du Formula,QYJDF)治疗放射性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RE)的分子靶点和机制,提供临床指导和奠定实验理论基础.方法 通过TCMSP(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BATMAN(a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for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UBCHEM和PharmMapper数据库结合文献检索,获取QYJDF的候选化合物和靶点;通过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取RE的疾病靶点;通过R语言的韦恩图包将QYJDF和RE的靶点进行相互映射,得到QYJDF治疗RE的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QYJDF治疗RE的靶点进行注释,并执行基因本体论(GO,Gene Ontology)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Version.3.7.2)构建QYJDF治疗RE的分子靶点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构建QYJDF治疗RE的蛋白互作网络.通过SymMap数据库,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现代医学症状-中医证候网络.通过BioGPS数据库,定位QYJDF治疗RE靶点的靶向器官.使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对分子靶点网络中的主要候选化合物和蛋白互作网络的前三位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得到QYJDF候选化合物79个,QYJDF治疗RE化合物71个,QYJDF靶点176个,RE靶点4506个,QYJDF治疗RE靶点129个.QYJDF治疗RE涉及GO 117条,KEGG通路117条,主要为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QYJDF治疗RE的主要症状以腹痛腹泻,便血便秘便痛,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可能出现疮毒,湿疹,痒等皮肤症状,头痛,眩晕等头脸部症状.QYJDF治疗RE主要的靶向器官为"大肠、小肠""肝""前列腺"和"子宫",病位在下焦.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化合物和核心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力.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揭示了QYJDF治疗RE可能通过木犀草素和槲皮素靶向IL6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来实现.
文献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分子对接;祛瘀解毒方;放射性肠炎;分子靶点;机制;中医证候;现代医学症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泽鑫;林瑞婷;刘雪婷;李菁;林丽珠
作者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泽鑫;林瑞婷;刘雪婷;李菁;林丽珠-.祛瘀解毒方治疗放射性肠炎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和分子对接)[J].中医肿瘤学杂志,2022(02):25-34
A类:
祛瘀解毒方,QYJDF,PUBCHEM,现代医学症状,BioGPS
B类:
放射性肠炎,网络药理学,药理学分析,分子对接,生物信息学分析,Qu,Yu,Jie,Du,Formula,radiation,enteritis,RE,分子靶点,临床指导,TCMSP,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ystems,Pharmacology,Database,Analysis,Platform,BATMAN,Bioinformatics,Tool,Molecular,mechANism,PharmMapper,文献检索,Genecards,OMIM,韦恩图,互映,DAVID,基因本体论,Ontology,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Encyclopedia,Genes,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Cytoscape,Version,靶点网络,STRING,蛋白互作网络,SymMap,中医证候,Autodock,Pymol,前三位,核心靶点,PI3K,Akt,signaling,pathway,主要症状,腹痛,便血,血便,便秘,疮毒,湿疹,皮肤症状,头痛,眩晕,脸部,小肠,前列腺,病位,下焦,结合力,木犀草素,槲皮素,IL6
AB值:
0.33965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