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先天性外耳道狭窄并发耳周脓肿的临床处理和发病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先天性外耳道狭窄并发耳周脓肿的发病机制和临床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2008~2015年在我院行外耳道成形术的300例先天性外耳道狭窄患者的病史资料,收集其中合并耳周脓肿患者的病史、高分辨率CT影像及手术录像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先天性外耳道狭窄并发耳周脓肿患者共计31例,均伴外耳道胆脂瘤形成.静脉抗生素治疗无效,CT提示耳周脓肿形成.均行脓肿切开引流和门诊换药处理.26例经治疗后感染控制良好,择期行外耳道成形术;4例经脓肿切排及反复换药1个月后感染仍未完全控制,于慢性感染状态下行外耳道成形术;1例感染同期于外院行外耳道成形术,术后因持续流脓转入我院并再次行外耳道成形术.随访1~5年,所有患者外耳道植皮均存活且外耳道健康,无再狭窄病例.结论 耳周脓肿形成是外耳道狭窄的常见并发症,由外耳道狭窄合并外耳道胆脂瘤并发感染引起.治疗上应及时切开排脓并彻底冲洗清除胆脂瘤组织,在感染相对控制后行外耳道成形术.
文献关键词:
耳周脓肿;先天性外耳道狭窄;胆脂瘤
作者姓名:
傅窈窈;李辰龙;朱雅颖;谢友舟;张天宇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耳鼻整形外科 耳鼻喉科研究院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听觉医学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 上海 200031
引用格式:
[1]傅窈窈;李辰龙;朱雅颖;谢友舟;张天宇-.先天性外耳道狭窄并发耳周脓肿的临床处理和发病机制研究)[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22(04):350-352,357
A类:
先天性外耳道狭窄,耳周脓肿
B类:
临床处理,处理策略,回顾分析,我院,外耳道成形术,手术录像,外耳道胆脂瘤,抗生素治疗,切开引流,换药,经治,感染控制,择期,慢性感染,感染状态,期于,外院,续流,流脓,转入,植皮,再狭窄,并发感染,冲洗,洗清,后行
AB值:
0.1305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