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血清GPC3、DCP、GP73及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异常凝血酶原(DCP)、高尔基体糖蛋白(GP73)及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51例HCC患者,36例肝硬化患者,63例肝纤维化患者,7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及80例表观健康人作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中GPC3、DCP、GP73及AFP的水平.结果 HCC组血清GPC3、DCP、GP73及AFP的水平与肝硬化组、肝纤维化组、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将GPC3、DCP、GP73及AFP鉴别诊断肝癌的临界值分别设定为0.093ng/mL、40.38ng/mL、167.90ng/mL、12.53ng/mL,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3、0.731、0.602、0.812.HCC组血清GPC3、AFP、DCP、GP73阳性检出率分别高于肝硬化组、肝纤维化组、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单项检测中AFP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最高分别为58.8%、72.4%,GPC3和AFP特异性最高均为91.7%.平行实验中GPC3+GP73+AFP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最高分别为86.3%、83.3%、85.1%.结论 AFP仍是目前诊断HCC的重要指标,血清GPC3、DCP、GP73及AFP联合应用能够弥补单项检测的不足,对提高HCC的诊断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血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异常凝血酶原;高尔基体糖蛋白;甲胎蛋白;原发性肝癌;诊断
作者姓名:
董美衬;白晶;刘海顺;宋昱;刘爱华;李琦;刘向祎
作者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9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730
引用格式:
[1]董美衬;白晶;刘海顺;宋昱;刘爱华;李琦;刘向祎-.血清GPC3、DCP、GP73及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2(07):1142-1147
A类:
093ng,38ng,GPC3+GP73+AFP
B类:
DCP,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血清磷,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异常凝血酶原,高尔基体糖蛋白,甲胎蛋白,HCC,临床价值,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活动性,性肝炎,肝炎患者,健康人,鉴别诊断,90ng,53ng,阳性检出率,最高分,联合应用,诊断效能
AB值:
0.1637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