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老年患者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5月于成都上锦南府医院行LPD的16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第1天引流液淀粉酶(Am)水平,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胰瘘组(n=35)和未胰瘘组(n=125).收集2组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等一般资料;术前白蛋白、术前总胆红素(TBIL)、术后第1天Am及术后第3天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等实验室指标.对比2组术前有无进行减轻黄疸治疗、手术时间、胰肠吻合方式、术中出血量、生长抑素使用情况、胰腺质地和胰管直径等,分析LPD术后发生胰瘘的危险因素.结果 35例胰瘘组患者中77.14%为B级(27/35)、22.86%为C级(8/35).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在BMI、合并高血压、术前TBIL水平、胰肠吻合方式、术后第1天Am水平、胰腺质地和胰管直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OR=2.061,P=0.021,95%CI:1.118~3.798)、胰空肠黏膜-黏膜吻合(OR=5.135,P=0.001,95%CI:1.942~13.574)、术后第1天高Am水平(OR=8.273,P=0.015,95%CI:1.518~45.078)及胰腺质地软(OR=6.926,P=0.009,95%CI:1.669~33.231)是老年患者LPD术后发生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合并高血压、胰空肠黏膜-黏膜吻合、术后第1天Am水平≥600 U/L及胰腺质地软可能是老年患者LPD术后发生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
文献关键词:
老年;胰瘘;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危险因素
作者姓名:
李红霞;东爱华
作者机构:
成都上锦南府医院普外三科,四川成都6117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红霞;东爱华-.老年患者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分析)[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2(03):488-492
A类:
B类:
老年患者,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胰瘘,危险因素分析,LPD,南府,引流液淀粉酶,Am,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糖尿病史,吸烟史,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前白蛋白,总胆红素,TBIL,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实验室指标,黄疸,手术时间,胰肠吻合,吻合方式,术中出血量,生长抑素,胰管,合并高血压,面差,空肠,肠黏膜,黏膜吻合
AB值:
0.1841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