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腹股沟疝Lichtenstein手术后的切口感染
文献摘要:
腹股沟疝是普通外科的常见病.陈昕等[1]报道我国的患病率为0.3%~0.5%,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超过5%.与外科其他疾病治疗一样,近20年疝和腹壁外科有了巨大发展.除手术方式和修补材料的改变,腹腔镜和机器人也分别引入疝外科.虽然腹股沟疝手术为无菌手术,但切口感染仍是关注和防治重点.国内研究报道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切口感染率约8%[2].O′Brien等[3]研究疝补片置入后发生早期和后期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危险.Maatouk等[4]的研究认为,污染区腹壁疝补片修补并不增加切口感染的发生.本文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简称松江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腹股沟疝病人进行研究.涉及手术操作的无菌概念和术前、术中、术后的细菌培养.术后分析显示,68例切口正常愈合,有3例病人出现切口感染.以下报道研究方法和结果.
文献关键词:
腹股沟疝;疝修补术;切口感染;细菌培养
作者姓名:
吴国富;贺志刚;樊友本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普外科,上海 201600;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上海 2013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国富;贺志刚;樊友本-.腹股沟疝Lichtenstein手术后的切口感染)[J].外科理论与实践,2022(04):357-358
A类:
Maatouk
B类:
Lichtenstein,手术后,普通外科,常见病,患病率,疾病治疗,疝和腹壁外科,手术方式,修补材料,腹腔镜,疝外科,腹股沟疝手术,无菌,防治重点,国内研究,腹股沟疝修补术,疝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率,Brien,疝补片,置入,软组织感染,污染区,腹壁疝,补片修补,上海交通大学,学医,松江,疝病,手术操作,细菌培养,报道研究
AB值:
0.3354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