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腹腔镜IPOM手术标准化操作的意义
文献摘要:
切口疝是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据统计[1],开腹手术后约11%~20%的患者会发生切口疝,全球每年有200万例左右的切口疝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在众多的切口疝修补方法中,开放修补手术和腹腔镜修补手术可谓并驾齐驱,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相互融合.专业的疝和腹壁外科中心往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术者对某一术式的熟练程度、修补材料的可及性、医疗花费等因素,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争取获得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无切口疝修补的金标准术式,但学界比较公认的看法是,相较于开放修补手术,腹腔镜下切口疝修补术的伤口感染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更短,术后疼痛相对轻微,患者恢复更快[2].腹腔镜下腹腔内网片修补术(IPOM)作为最经典的腹腔镜下切口疝修补术式之一,已经成为疝和腹壁外科专业医生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术式.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耿文
作者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疝和腹壁外科中心,湖南长沙4100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耿文-.腹腔镜IPOM手术标准化操作的意义)[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22(04):439-440
A类:
B类:
IPOM,手术标准化,标准化操作,切口疝,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手术后,万例,修补方法,腔镜修补手术,并驾齐驱,取长补短,相互融合,疝和腹壁外科,术者,术式,熟练程度,修补材料,可及性,医疗花费,患者选择,手术方式,获得最佳,临床治疗效果,目前为止,金标准,腹腔镜下,下切,疝修补术,伤口感染,感染发生率,术后疼痛,下腹,腹腔内,内网,网片
AB值:
0.30725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