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生态空间识别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文献摘要:
有效识别生态空间与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实现城市或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重要途径.以雄安新区周边区域一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为研究对象,识别重要性生态空间,获取关键性生态空间,衔接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综合叠加需严格保护的各类保护地,确定生态空间.结果显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生态空间面积约278.7 km2,占区域面积约7.7%.借鉴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理论,结合环首都国家公园体系和区域生态廊道建设要求,识别各类保护地和集聚分布的生态斑块为生态"源"区、重要道路及河流水系等为生态"廊道",提出"一轴、四廊、多源"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案.
文献关键词:
生态空间;管控单元;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生态系统服务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葛荣凤;王晶晶;迟妍妍;许开鹏;王长有
作者机构: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区划中心,北京,10001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数学学院,四川成都6102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葛荣凤;王晶晶;迟妍妍;许开鹏;王长有-.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生态空间识别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2(02):215-220
A类:
B类:
临空经济区,生态空间识别,格局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雄安新区,周边区域,接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保护地,km2,区域面积,生态安全格局规划,规划理论,合环,国家公园,公园体系,生态廊道,建设要求,集聚分布,生态斑块,要道,河流水,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案,管控单元,生态系统服务
AB值:
0.31441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