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城市通风廊道规划技术研究——以石家庄都市区为例
文献摘要:
以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提高空间布局的气候适宜性、实现良好的自然通风为出发点,构建了一套覆盖城市—小区尺度的 自然通风规划技术方法,在石家庄都市区规划中进行应用.其中城市尺度利用气象观测、卫星遥感、现状建筑矢量数据,综合气象数值模拟、RS反演与GIS分析,进行背景风环境评估、热环境评估和通风环境评估,并利用城市建设对气候影响程度不同,将研究区分为5类气候空间.在以上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6+13"多级通风廊道规划方案,并提出应依据城市气候分析图采取不同开发策略.小区尺度则采用CFD模拟及观测实验,对典型街区微气候环境进行模拟分析,评估不同建筑布局、密度对通风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主导风向上游方向建筑物越少、密度越小,越有利于通风.风速衰减等级随建筑密度升高而增加,街区内垂直于风向且建筑密度较高的建筑群,挡风效果最为明显.
文献关键词:
城市自然通风;热岛强度;生态冷源;地表通风潜力;通风廊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硕;房小怡;陈静;程宸;程鹏飞;智利辉;张强;于瀛;杜吴鹏
作者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石家庄市气象局,石家庄05008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北京100875;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4;北京市气候中心,北京10008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硕;房小怡;陈静;程宸;程鹏飞;智利辉;张强;于瀛;杜吴鹏-.城市通风廊道规划技术研究——以石家庄都市区为例)[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03):51-61
A类:
6+13,城市自然通风,生态冷源
B类:
城市通风廊道,通风廊道规划,石家庄,都市区,城市规划建设,气候适宜性,小区尺度,规划技术方法,中城,城市尺度,气象观测,卫星遥感,矢量数据,象数,RS,风环境评估,热环境,通风环境,气候影响,气候空间,规划方案,城市气候,气候分析,析图,开发策略,CFD,观测实验,街区微气候,微气候环境,建筑布局,主导风向,游方,越少,建筑密度,垂直于,建筑群,挡风,热岛强度,地表通风潜力
AB值:
0.3452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