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黄河流域生态气象观测体系建设的思考
文献摘要: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做好黄河流域生态气象观测体系建设工作,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科技支撑作用.目前,黄河流域已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的气象监测网络,为生态气象研究与服务提供数据支撑;建成了以国家气象卫星地面站为主、省级地面站为辅的全国气象卫星数据接收与共享网络体系,相继开展了农业气象灾害、森林火险、秸秆焚烧、大气环境污染、城市热岛、积雪监测和植被覆盖指数、净初级生产力等生态气象服务.由于目前的生态气象观测是在气象观测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尚存在诸多问题:观测站布局不合理,观测要素有限;观测自动化程度低,时效性差;协同监测能力不足;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生态观测"碎片化"严重;对监测产品的检验能力不足.因此,当前黄河流域生态气象观测系统的建设,应合理布局生态气象观测站;加强研发,引进技术,提高智能化观测水平;建立集天基、空基和地基一体化的生态气象立体化监测体系;制定标准,规范业务;丰富健全观测业务体系;建立健全真实性检验体系.
文献关键词: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生态气象;观测体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彤霄;赵国强;邓天宏;吴苏
作者机构: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郑州 450003;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郑州 45000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郑州 450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彤霄;赵国强;邓天宏;吴苏-.黄河流域生态气象观测体系建设的思考)[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06):18-24
A类:
B类:
生态气象,观测体系,流域生态系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气象监测,监测网络,服务提供,气象卫星,卫星地面站,卫星数据接收,共享网络,网络体系,农业气象灾害,森林火险,秸秆焚烧,大气环境污染,城市热岛,积雪,植被覆盖指数,净初级生产力,气象服务,测站布局,观测要素,观测自动化,协同监测,监测能力,生态观,监测产品,检验能力,观测系统,合理布局,气象观测站,引进技术,高智能,天基,空基,监测体系,规范业务,业务体系,全真,真实性检验,检验体系
AB值:
0.3437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