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GF-3卫星SAR数据的郑州及豫北地区"21·7"暴雨洪涝遥感监测
文献摘要:
河南省受季风气候及地形影响,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暴雨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卫星遥感技术具有时空分辨率高、扫描范围广等优点,能够及时获取地表水体信息,其中星基合成孔径雷达(SAR)是目前洪涝灾害水体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2021年7月17-22日,郑州遭遇了持续性强降雨,其中20日小时最大降水量为201.9 mm.为确定洪涝灾害的位置和范围,利用高分三号卫星SAR数据,对郑州及豫北地区"21·7"暴雨洪涝灾害进行应急监测.监测显示,郑州市及周边区域洪涝水体主要分布于贾鲁河流域,淹没面积约95 km2,其中淹没耕地面积约66 km2,淹没城乡、工矿和居民用地面积约28 km2;新乡市及其周边地区洪涝水体主要分布于卫河流域,淹没面积约121 km2,其中淹没耕地面积约112 km2,城乡、工矿和居民用地受灾面积约6 km2.结果表明,利用高分三号卫星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能够全天候、全天时开展洪涝监测,迅速确定灾害发生的地理位置和淹没范围,具有较好的灾害应急监测能力,可有效提高洪涝灾害监测与评估的精度,为大城市洪涝灾害防灾减灾提供更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
文献关键词:
高分三号卫星;合成孔径雷达数据;水体提取;洪涝监测
作者姓名:
郭鹏;耿维成;张翠萍
作者机构:
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03;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03;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100081;郑州市气象局,郑州450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鹏;耿维成;张翠萍-.基于GF-3卫星SAR数据的郑州及豫北地区"21·7"暴雨洪涝遥感监测)[J].气象与环境科学,2022(02):86-92
A类:
B类:
GF,SAR,豫北地区,遥感监测,季风气候,地形影响,极不,暴雨洪涝灾害,卫星遥感技术,时空分辨率,分辨率高,地表水体,水体信息,中星,水体监测,强降雨,大降水,降水量,高分三号卫星,应急监测,郑州市,周边区域,贾鲁河,km2,耕地面积,工矿,新乡市,周边地区,卫河流域,受灾面积,全天候,天时,洪涝监测,淹没范围,灾害应急,监测能力,灾害监测,监测与评估,城市洪涝灾害,防灾减灾,决策依据,合成孔径雷达数据,水体提取
AB值:
0.2820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