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复方蛇龙胶囊治疗膜性肾病大鼠潜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应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检测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基因表达变化,分析复方蛇龙胶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Border法建立膜性肾病大鼠模型,设置模型组和复方蛇龙胶囊高、中、低剂量组(1.5、0.75、0.375 g/kg),每天灌胃1次,连续干预8周.采用RNA-seq技术检测复方蛇龙胶囊干预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及关键基因分析,筛选关键基因以及关键通路.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复方蛇龙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685个,其中535个上调基因,150个下调基因.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细胞膜结构,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细胞粘附与迁移,调控跨膜转运蛋白活性,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出Egfr、Fn1、Rac3、Frk、Cdh1、Agt、Hspg2、Itga8、Akt3和Fgfr2共10个关键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关键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膜表面及间质,参与跨胞外基质组织及粘附过程,调控激酶活性,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关键基因主要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结论:调控肾足细胞自噬与凋亡可能是复方蛇龙胶囊作用的重要机制,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文献关键词:
膜性肾病;复方蛇龙胶囊;转录组测序;大鼠;差异基因;关键基因;PI3K/Akt信号通路
作者姓名:
贾世艳;仲启明;司瑞花;范晓阳;严文允;刘光珍
作者机构:
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晋中 030619;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贾世艳;仲启明;司瑞花;范晓阳;严文允;刘光珍-.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复方蛇龙胶囊治疗膜性肾病大鼠潜在机制)[J].陕西中医,2022(07):842-846,901
A类:
复方蛇龙胶囊,Rac3,Frk,Hspg2,Itga8,Fgfr2
B类:
转录组测序技术,技术探讨,膜性肾病,潜在机制,高通量转录组测序,seq,肾组织,表达变化,Border,大鼠模型,灌胃,差异表达基因,基因本体,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PPI,关键基因,基因分析,选关,高剂量,出差,细胞膜,膜结构,跨膜运输,细胞粘附,跨膜转运蛋白,蛋白活性,PI3K,MAPK,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Egfr,Fn1,Cdh1,Agt,Akt3,功能富集分析,胞外基质,激酶活性,肾足细胞,细胞自噬,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基因
AB值:
0.2561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