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口服抗凝剂相关脑出血的再认识
文献摘要:
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口服抗凝剂(OAC)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实践,尤其是随着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的适应证不断扩大,以NOAC为代表的抗凝时代已经到来.口服抗凝剂相关脑出血(OAC-ICH)是一种发生在抗凝治疗下的医源性效应,研究显示接受OAC治疗的患者脑出血(ICH)发生风险较未接受OAC治疗的患者高7~10倍,且脑出血是抗凝治疗的严重不良事件,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笔者结合近年相关研究,就OAC-ICH的发生风险、预后、潜在病因、继发脑损伤、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出血位置及预后预测因子等分析如下:尽管OAC-ICH发生率并不高,但其发生意味着患者预后不良且需要承担更高的经济负担;OAC-ICH患者病死率较高,功能预后不良;将影像学标志物(如脑微出血)纳入临床出血风险评估可能提高ICH的预测效能;ICH继发脑损伤主要是脑实质结构的物理性破坏,且与华法林相关ICH相比,NOAC相关ICH具有较低的血肿扩大和死亡风险;OAC-ICH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相关的ICH相似,CT成像上的"液平"现象有望作为OAC-ICH的影像学标志物;OAC-ICH和非OAC-ICH的出血位置存在差异;与OAC-ICH不良预后有关的预测因子主要包括入院时意识水平和脑出血量、血肿扩大、血肿位置、脑室出血、医疗干预及共病等.
文献关键词:
脑出血;抗凝治疗;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剂;综述
作者姓名:
潘柳华;赵珊珊
作者机构: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引用格式:
[1]潘柳华;赵珊珊-.口服抗凝剂相关脑出血的再认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2(02):1-6
A类:
B类:
再认识,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适应证,ICH,抗凝治疗,医源性,发生风险,未接,严重不良事件,临床医生,脑损伤,影像学特征,预后预测因子,生意,预后不良,经济负担,病死率,功能预后,影像学标志物,脑微出血,出血风险,预测效能,脑实质,华法林,林相,血肿扩大,死亡风险,不良预后,入院时,意识水平,脑出血量,脑室出血,医疗干预,共病
AB值:
0.2056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